冬季在抵御寒气的同时,应该注意到,通常散寒助阳的温性食物含热量都偏高,食用后极易在体内积聚热量,常吃温性食物会导致肺火旺盛,出现口干、舌燥等症状。怎样才能压住这一股子“燥气”呢?中医认为,最好选择一些“甘寒”食品,也就是食用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来制约。
在冬天,可选择的“甘寒”食物比较多。例如在进补的热性食物中添加少许甘草、茯苓等凉性药材来减少热性,避免进补后体质过于燥热。平时的饮食中,也可以选用凉性食物,如龟、鳖、兔肉、鸭肉、鹅肉、鸡肉、鸡蛋、海带、海参、蜂蜜、芝麻、银耳、莲子、百合、白萝卜、大白菜、芹菜、菠菜、冬笋、香蕉、生梨、苹果等。在冬季,很多人喜欢炖牛肉吃,最好在其中加点萝卜。
民间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”的说法,是因为萝卜味辛甘、性平,能够下气消积化痰,它和牛肉的“温燥”可以调剂平衡,既能补气,又能消食。
补益有方
萝卜焖牛肉
【材料】
●白萝卜500克,牛肉200克,姜、葱、生粉、盐、水、植物油各适量。
【做法】
●萝卜去皮切成角形;牛肉切薄片,用腌料腌20分钟。锅内烧热油,爆香姜片后放入萝卜略炒,将芡味料放入煮滚,加盖,用慢火将萝卜煮约20分钟。然后将牛肉片泡油沥干,放入萝卜内煮约1分钟,再放入葱段搅匀。
功效:补血、健脾胃、安五脏、生津液。
吃什么才能不怕冷
一进入冬天,许多人的手脚会感到冷冰冰,这种情形既与气候寒冷有关,还与个人的体质密切相关。中医从阳气不足的角度来解释人怕冷的现象,人体是阴血和阳气平衡的整体,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是健康的,可是如果失衡,人就会产生不良反应。怕冷其实是阳虚生内寒的结果,其表现就是御寒能力差,即使穿得很多也仍然手脚冰凉。
体寒者在饮食上应多吃瘦肉、鱼、豆类、香菇、黑木耳等富含铁和碘的食物。还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,以促进铁的吸收。多摄入含碘丰富的海带、鱼虾、牡蛎等能促进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。